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231
编号:13743066
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2年11月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1231
     【摘要】 目的:总结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经验。方法:回顾性分析14例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原因,总结预防及护理经验。结果: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(78.6%),胎盘因素(21.4%),软产道损伤(14.3%),凝血障碍(7.1%),通过积极的预防及护理干预,全部产妇痊愈出院,无一死亡病例。结论:护理人员要做好产前、产中、产后监测,做到及时发现,对症治疗,对于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有重大意义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 产后出血; 预防; 护理

    中图分类号 R714.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-6805(2012)31-0094-02

    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,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%~3%[1],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,其定义是胎儿分娩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≥500 ml,其中80%于产后2 h内发生。产后出血是突发病,病情发展来势凶猛,若处理不当,产妇可在短时间内死亡。为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,作者通过分析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,总结出产后出血的预防护理措施,并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效果,现报道如下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1 临床资料

    本组产后出血病例共14例,年龄20~35岁,平均28岁;初产妇3例,经产妇11例;阴道分娩11例,剖宫产3例,均为足月妊娠。14例产妇均为产后2 h内出血,出血量按容积法+称重法计算,出血量:500~800 ml。出血原因:子宫收缩乏力11例(78.6%),胎盘因素3例(21.4%),软产道损伤2例(14.3%),凝血障碍1例(7.1%)。无一例患者死亡。

    2 预防及护理措施

    2.1 产前预防

    重视产前检查,强化孕妇孕前检查意识,在孕初期应开始进行产前检查,做好孕期保健工作。产前检查医护人员要注意识别孕妇高危因素,高危评分≥5分及有1项高危因素的孕妇应重点监护管理。对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者需定期进行凝血功能检查,对合并凝血功能障碍、心衰、重症肝炎等孕妇,必要时需在孕早期适时终止妊娠。应对孕妇及其家属宣教分娩知识,令其了解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,避免孕妇因分娩紧张情绪造成产程延长、宫缩乏力等导致产后出血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.2 产程的预防及护理

    第一产程应密切观察产妇情况,注意补充水分及营养,防止产妇过度疲劳,导致产程延缓,必要时可酌情肌注度冷丁,令产妇有休息机会。特别留意产程、胎心、宫缩剂有无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,需做到及时发现产程延长和停滞并及时处理。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工作,分娩前应给产妇做好心理护理。可使用镇静剂减轻分娩阵痛,使用时需专人严密检测。分娩中要注意及时排空膀胱,避免因此影响产程进度。第二产程指导孕妇正确科学地使用腹压,防止软产道损伤。重视会阴保护,把握好会阴切开的适应证和时间。并及时补充液体,预防产妇体力消耗和产后并发症,随时加入药物预防产后出血。胎儿娩出后尽早钳夹脐带,立即静脉滴注催产素并严密观察,能明显降低产后出血量,防止产后大出血。出现胎盘自然剥离征象,轻压子宫下段、小心牵引脐带娩出胎盘、胎膜,并细心检查是否完整。检查软产道是否裂伤、血肿,及时作缝合、止血处理。于会阴下方置弯盘,准确收集并计算出血量。发现宫缩乏力排空膀胱、使用子宫收缩剂外,可选用腹部-阴道双手压迫子宫,进行均匀有节奏的按摩,至宫缩恢复正常。因凝血功能障碍引发的出血应视原因尽快对产妇输入新鲜全血、凝血因子、纤维蛋白原等。若因软产道撕裂而出血应依解剖层级进行缝合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.3 产后预防

    产后2 h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重要时期。每30 min测量产妇的血压、脉搏一次,密切观察呼吸、尿量、面色和精神状态。每15 min检查一次会阴伤口,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。观察产妇有无休克症状并及时报告医生。对出血量超出200 ml者要重点观察并查找出血原因。及时补充产妇体力,予适当热量饮食。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,避免影响宫缩,引起产后出血,分娩后30 min内指导产妇早哺乳,可刺激子宫收缩,减少出血。

    2.4 产后出血的救治与护理

    (1)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时,立刻建立两条途径以上的静脉通道,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,正确估算流血量,查找确定流血原因,快速补充晶体液、血液、新鲜冷冻血浆。严密检测产妇脉搏、呼吸、血压、尿量,观察其面色及意识,以上情况进行详细记录。必要时要行静脉切开,保证输液通畅,防止DIC。补液时视产妇情况调整输液速度,避免引发急性肺水肿。遵医嘱给予吸氧,并观察指甲、面色是否红润,呼吸是否平稳、血压波动情况,观察尿色及尿量,并记录病情及出入量[2]。(2)患者取平卧位,保持头低足高位,头侧一边,此位对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有利。给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,注意保暖。大量输血、输液,特别是冷冻血,使产妇体温降低,易引起血管收缩加重休克,要给产妇遮上暖和的毛毡,同时室内应保持温暖,并定时测量产妇体温。(3)密切观察阴道流血量,急查血型及配血,准确测量出血量并作好详细记录。与医生积极配合,通过各项检查,分析出血原因,对症治疗。子宫收缩乏力、胎盘因素、软产道裂伤和凝血障碍中,以子宫收缩乏力引起者最常见,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%~80%[3]。对宫缩乏力为出血原因的产妇需促进子宫收缩,立刻采取按摩子宫、静滴缩宫素;对因软产道裂伤而出血的产妇应行即时缝合、止血;对凝血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出血应采取抗凝治疗,积极治疗后仍不能止血,则以挽救产妇生命为目的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;如胎膜、胎盘残留为出血原因,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取胎盘和行刮宫术。出血停止后应对产妇进行安慰与鼓励,并协助其进食,指导产妇及时排空膀胱,严密观察阴道出血、子宫收缩情况、宫底高度及监测生命体征等,注意会阴清洁,擦洗或冲洗2次/d,遵医嘱给予广谱抗生素,防止感染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护理人员要做好产前咨询,产前、产中、产后监测,及早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。应在产后2 h内严密监测产妇阴道出血和子宫收缩情况、生命体征情况等,做到及时发现,对症治疗,对于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有重大意义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[1]乐杰.妇产科学[M].第7版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8:205-208.

    [2]段涛.产科休克的诊断与抢救:产后失血性休克诊断及处置的四字方针[J].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,2006,22(11):803.

    [3]李从业.实用产科护理[M].北京: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,1999:551-559.

    (收稿日期:2012-07-26) (编辑:田烨), http://www.100md.com(朱寿萍)